粗白油是白油家族的一員,白油在不同的行業和領域,有著不同的指代。例如在傳統食品油脂行業,油脂經油廠加工脫臭脫色后再予不同程度之氫化,所得用于酥餅制作或代替豬油使用的固形白色油脂曾被稱為化學豬油、白油。
在石化醫藥行業未注明產品標準時,白油通常是指上圖所示原油初加工產品中的輕質礦物油及礦物油基礎油餾分,及以此為原料進一步深加工的油品。近幾年來,與上述產品具有相近特性的部分煤化工行業的產品,出于種種原因也被冠以白油之名。
2015年前,白油的行業標準為:工業級白油標準(SHT0006-2002),食品級國家白油標準(GB4853-2008)和化妝用白油標準(SH0007-1990,1998年確認);2016年3月起,經國家能源局核準,新增了三個行業標準:粗白油標準(NB/SH/T 0914-2015),輕質白油標準(NB/SH/T0913-2015),化妝品級白油標準(NB/SH 0007-2015)。
在新的粗白油標準(NB/SH/T 0914-2015)中將粗白油定義為生產工業白油、化妝級白油、食品級白油等成品白油的原料。標準以40攝氏度運動粘度劃分,將其分為3#、5#、7#、10#、15#、22#、32#、46#、68#、100#十個牌號。
白油家族主要有粗白油、輕質白油、工業白油、化妝品級白油、醫用級白油和食品級白油。
輕質白油:以石油餾分、合成油餾分為原料,經加氫精制及精密分餾得到的輕質白油,適用于專用設備校驗、金屬加工、日用化學品等行業。
粗白油:由礦物油經過精制工藝生產的粗白油,適用于白油成品生產的原料。
工業白油:由石油潤滑油餾分經脫蠟、化學精制或加氫而制取的工業白油,適用作化纖、鋁材加工、殺蟲噴霧劑,橡膠增塑等用油;也適用于作紡織機械、精密儀器的潤滑用油以及壓縮機密封用油。
化妝品級白油:由石油潤滑油餾分經脫蠟、化學精制或加氫而制取的化妝用白油,適用于作化妝品工業原料、制作發乳、發油、唇油、護膚脂等。
食品級白油:由石油潤滑油餾分經脫蠟、化學精制或加氫而制取的食品級白油,適用于食品工業加工設備的潤滑,可作食品加工的脫模劑等。
醫用級白油:由石油潤滑油餾分經脫蠟、化學精制或加氫而制取的醫藥用白油,適用于制藥工業,可作為生產輕瀉用的內服劑及生產青霉素的消泡劑。
白油的生產方法有磺化法(發煙硫酸磺化法、三氧化硫氣相磺化法)、溶劑萃取法、烯烴聚合法、加氫法。
1—2月份,遼陽石化公司經過創效攻關,自主研發的粗白油產品試生產一次成功,生產出符合國家標準的32#、46#粗白油,兩個月共銷售17000噸,增效3200萬元。
粗白油國家標準頒布實施以來,公司密切跟蹤市場動向,組織工程技術人員集中力量進行攻關,經過反復試驗和論證,并到兄弟單位交流學習,準確掌握了粗白油產品的性質和組成,制定出詳細的粗白油生產方案。粗白油生產時,增加原料餾程分析頻次,完善產品分析手段,盯緊每個加工環節,即時優化操作參數,新產品試生產一次成功。下一步,公司將繼續研發其它牌號粗白油和精白油產品,不斷開拓下游市場,力爭全年銷售6萬噸,增效1億元以上,為遼陽石化的發展做出貢獻。